新国标遇上“双碳”战略:工业除湿赛道迎来政策红利期
湿度超标1%,良品率直降5%!——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高端制造的残酷现实。当新国标强制升级、环保目录申报开启、全球监管同步收紧,2025年的工业除湿赛道,正迎来一场由“政策+技术”双轮驱动的深度洗牌。谁能抓住节能与智能的制高点,谁就能在新质生产力的竞技场中,握住湿度控制的“命脉”!
一 政策热力全开,除湿行业迎来三重变革
1. 新国标强制升级,技术门槛提高
2025年5月1日,除湿机新国标GB/T 19411-2024正式实施,首次增加高温工况性能、待机功率、除菌率等硬性指标,倒逼企业淘汰低效产能。多家企业已提前布局技术升级,推动行业从“价格战”转向“技术战”。
2. 环保装备推荐目录启动申报
工信部2025年4月启动国家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,明确将“减污降碳协同装备”列为重点方向,要求技术领先且应用污染物控制优于国标。企业若入选将获政策与采购双重倾斜。
3. 全球监管同步收紧
欧盟2025年起,禁用高GWP制冷剂(如R404A),倒逼企业转向R32、CO₂等环保冷媒;中国“双碳”政策将工业除湿机纳入高耗能重点监管对象,新一级能效标准成准入门槛。
二 产业需求爆发,新兴场景驱动增长
1. 新能源产能扩张催生超低湿刚需
锂电池生产需维持≤20%RH湿度,电极材料氧化控制直接关联良品率(提升5%+)。全球锂电产能向亚洲聚集,中国占全球产能70%,除湿设备需求持续释放。
2. 数据中心与氢能带来增量市场
- 液冷服务器:普及导致局部高湿问题,催生精准除湿需求;
- 氢能电解槽:对水分敏感度极高,湿度波动影响催化剂寿命。
三 技术突围方向:节能与智能成决胜关键
1. 技术升级成刚性需求
奥斯德节能耦合型除湿机将多种技术模块,通过独创的耦合算法与流道设计,进行深度整合与协同优化。能耗比传统机型降低30%以上,完美匹配锂电、制药等高精度场景。
2. 物联网赋能智能运维
奥斯德节能耦合型除湿机搭配云端监控平台,实时分析温湿度数据,支持预测性维护。算法可动态调节运行模式,人工干预减少50%。
3. 模块化设计应对供应链风险
针对铜、钢原材料价格波动,奥斯德节能耦合型除湿机采用标准化组件,缩短维修周期,降低停机损失。
企业机遇
- 短期机会:2025年7月15日前,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报国家环保技术装备目录,入选者将获重点推广;
- 长期赛道:全球除湿转轮市场规模预计以5.3%年复合增长率扩张,2031年达2.45亿美元。
当“湿度控制”被写入新质生产力基础设施清单,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正重塑工业除湿赛道。奥斯德将持续攻坚转轮技术深度节能与智能控制,助力中国制造向“高精尖”跃迁。立即咨询奥斯德方案团队,获取定制解决方案!

